正文开始前,给大家分享一个前几天看到的故事:
家住杭州的小青(化名)怎么也没想到,一颗小小的智齿,竟然让她失去了即将出生的宝宝。
怀孕6个月时,小青的一颗智齿突然发炎,左侧下牙龈肿得特别厉害。
她去到口腔医院,医生建议她根据妇产科医生的意见,使用一些孕妇可用的消炎药。
但小青和家人都担心药物对宝宝不好,想着忍忍就过去了,就没有配任何药。
然而,牙龈肿痛越来越严重,到了孕7个月时,她的左侧腮帮已经肿得像馒头一样,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展开剩余88%等她再去医院时,医生发现情况已经非常危险了!
原来,智齿发炎引发的细菌感染已经深入,若不治疗就可能发展成下颌骨骨髓炎,让妈妈和宝宝都有生命危险。
可如果治疗,需要用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药物,对胎儿的影响不可避免,且引产风险也难控。
经过痛苦的挣扎,小青和家人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这个孩子…
听到这样的故事,相信大家都为这家人感到心痛,也为这位孕妈感到惋惜。
所以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「孕期牙病」这件事。
别小看一颗牙,它真的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哦。
孕期口腔问题,为啥这么嚣张?
有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,孕妇的口腔疾病发病率可不低!
而且,患有牙周病的孕妇,遭遇流产、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,比口腔健康的孕妈要高得多。
这可能是因为牙周病导致的系统性炎症反应,影响了妊娠的正常进行。
图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
所以,如果在孕前就有牙病,那孕期就更要注意了。
怀孕期间,孕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大,口腔也会变得特别「娇气」。
牙龈容易红肿、出血,甚至稍微碰一下就会疼。
再加上孕期少食多餐,很多妈妈还爱吃酸甜食物,这些都会让口腔问题趁虚而入,或让原有的牙周问题加重。
特别是智齿,平时可能很安静,但一到孕期,就会突然像月经一样,每个月都来刷存在感。
牙病影响,比你想的更严重
患上孕期牙病,不仅仅是妈妈难受,还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。
口腔细菌会通过发炎的牙龈创口进入血液,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。
在CCTV《是真的吗》节目中,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就提到:
严重的牙科疾病可能引发流产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医生会建议主动引产来保障母婴的安全。
所以,为了宝宝的健康,建议准妈妈们在怀孕前,把该拔的智齿拔掉,把该补的牙补好,别让小小的牙病酿成大祸。
孕期患牙病,该怎么办?
孕早期和孕晚期属于危险期,流产、早产的风险高,我们要尽量避开复杂的牙科治疗。
而孕中期,也就是怀孕4到6个月时,是治疗牙病的黄金期。
这时候可以洗牙,也可以在医生把关下,使用对胎儿无害的止疼药、消炎药等。
要是发现牙齿出血、红肿或者疼痛,千万别硬扛,得赶紧找医生帮忙,毕竟早治疗才能防止情况恶化。
还有一点要牢记,不管是西药还是看似安全的中药,都别自己随便吃。
一定要先咨询医生,得到许可后再服用。
牙病咋预防?做好这些小事
1.早晚刷牙:
每天至少刷2次,每次3分钟,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。
出门不方便刷牙时,可以嚼无糖口香糖救急。
2.选对牙刷:
用软毛牙刷,动作轻柔点,别伤到牙龈。
电动牙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省力又干净。
3.挑对牙膏:
牙齿敏感的选脱敏牙膏,牙龈发炎的选消炎牙膏(先问医生),有蛀牙的选含氟牙膏。
4.及时漱口:
每次吃完东西记得漱口,把食物残渣冲干净。
可以用杀菌漱口水,但别用它代替刷牙。
5.饮食注意:
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,还有含钙丰富的奶类、豆类,少吃甜食和粘牙的零食。
6.叩叩牙齿:
没事的时候,可以做上下叩齿的动作,可以让牙齿更坚固。
孕期口腔健康只是妈妈们需要关注的一部分,从产后饮食调理到身体恢复,从宝宝照护到心理疏导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呵护。
如果家里人实在顾不过来,或者想让妈妈和宝宝得到更专业的照料,不妨考虑请个经验丰富的月嫂。
月嫂知道怎么科学地给妈妈调理饮食,帮助妈妈更快恢复身体;对照顾新生儿也很在行,洗澡喂奶哄睡等这些事,都能给出专业指导,让妈妈在月子里轻松不少。
妈妈只有把自己照顾好了,才有精力更好地陪伴宝宝哦。
真心希望每一位孕妈妈,都能健康快乐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!
参考文献
[1]沈君,段松海,胥年红.口腔微生态失衡与牙周病孕妇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,2023,18(11):1355-1358
[2]张静,刘畅,华成舸.妊娠期患者口腔诊疗进展[J].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,2024,18(5):340-344
[3]王琳,赫英东,李珊珊,等.妊娠期口腔健康的跨专科照护[J].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,37(19):13
发布于:广东省